本网讯(通讯员 袁向旸)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落地生根,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于6月30日召开政治理论学习会。学校党委副书记、校长龚少平出席会议,学院党总支书记柯峰主持会议,全体党员参加学习。
马克思主义学院召开党总支政治理论学习会。
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书记柯峰领学。
会议伊始,柯峰领学《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及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中“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相关内容。他强调,新时代十年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的历史性成就,根本在于习近平总书记掌舵领航,在于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科学指引。全体教师要从“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高度谋划发展”的战略高度,深刻把握生态文明建设的政治性、系统性、科学性,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融入思政课教学与科研全过程。
在交流发言环节,五位教师围绕“学思践悟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思政课教师在建设美丽湖北中的使命与担当”主题展开交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研室周莹莹结合湖北长江大保护实践,阐述生态文明教育的理论逻辑与实践路径;思想道德与法治教研室袁向旸分享如何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融入“思想篇”“道德篇”和“法治篇”,阐述思政课教师的重大使命;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研室王婧雯以“红色文化与绿色发展”为切入点,探讨历史维度下的生态文明传承;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教研室席吕思提出构建“大思政课”生态育人体系的设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教研室刘甜则结合社会服务经历,讲述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导乡村振兴调研的实践感悟。五位教师的发言从不同维度展现了思政课教师立足岗位、服务湖北生态文明建设的责任担当。
学院党总支宣传委员胡楠领学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首都义务植树活动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她指出,习近平总书记“汇聚共建美丽中国磅礴力量”的号召,为高校思政工作者指明了方向,要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学院学科优势,引导青年学生争做生态文明建设的践行者、推动者。随后,党总支组织委员吕静领学习近平总书记文章《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文章从“四个重大转变”“五个重大关系”“六项重点任务”系统解读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战略部署,从理论与实践层面阐述了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路径与方法,引发与会教师热烈讨论。
此次政治理论学习会,内容丰富、讨论热烈,进一步提升了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对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理解与认识,明确了思政课教师在生态文明教育中的使命担当。学院将以此为契机,持续深化教学改革,推动生态文明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努力培养具有坚定理想信念、深厚家国情怀、扎实理论功底、强烈生态意识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贡献思政课教师的智慧和力量!